补肾9大方法,你知道吗?
在中医理论中,肾并不仅仅指代人体的肾脏器官,而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中医认为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功能。肾包括肾脏、肾经、肾气、肾阴阳等多个方面。
中医补肾的理念源于对肾脏的重要性的认识。中医认为,肾主藏精,精为生命的基础物质,对生殖、发育、免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肾还主管水液代谢,调节水液平衡;肾主生骨髓,关系到骨髓的生成和骨髓养血的功能;肾主生发,影响头发的生长、色素沉着等。因此,补肾可以增强生命力、改善机体功能、预防和治疗一些与肾相关的问题。
补肾9大方法,你知道吗?
一、按摩腰部
两手掌对搓至手心热后,分别放至后腰部脊柱两旁手掌贴着腰部皮肤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热感为度,补肾纳气,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
二、晚上泡脚
泡脚最适宜的时间是 每晚7-9点,这是肾经气血较为衰弱的时间段坚持泡脚、按摩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可滋养肾肝。
可以加入艾叶、淫羊藿、益母草等草本。
三、用脚后跟健走
脚后跟先着地,实际上就是刺激了 “肾经” 位。经常用这种方式健走,可以有效调理骨质疏松症。
四、深呼吸
深呼吸可以让我们的血液循环得以加强,对于解除疲意、放松情绪,很有好处,呼吸保持柔和、缓慢、均匀、深长。
五、适量饮水
适量饮水是很重要的养肾方法,可适当加快身体的代谢,不过饮水量有个体化差异,不能教条地遵循 “一天八杯水"的说法。
六、不要憋尿
憋尿伤肾,所以当膀胱中贮存的尿液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神经,产生排尿反射,这时我们要及时去上厕所。
七、护好双脚
足部保暖是美肾的一种方法。肾经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气的侵袭。因此要注意保暖,如睡觉时不要将双脚正对空调或电扇等。
八、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关有重要作用。所以不要熬夜,养成良好作息行为早睡早起。
九、饮食调养
用食补护肾要分清情况:
①肾阳虚或肾气虚:
可适当吃牛肉、羊肉、虾、黄豆、栗子、花生、韭菜、茴香、榴莲等;
②肾阴虚或肾血虚:
可适当吃猪肉、鸭肉、核桃、芝麻、百合、桑葚、桂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