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脾胃不再“堵车”的6个警示灯,6个习惯

175 2025-01-07

从中医的角度看,孩子的身高发育是一个综合的生理过程,涉及多个脏腑的协同作用及气血津液的平衡

而我们的脾胃,是身体消化吸收的核心,为身体提供气血和营养,小儿生长发育需要依赖脾胃的功能,使四肢肌肉,筋骨得到充分的滋养,才能健康长高。


一旦它出现问题,就会通过一系列身体信号发出警告。及时察觉并作出调整,能有效避免问题的恶化。




那么,当脾胃开始出现堵塞迹象时,会有哪些信号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1、肚子咕噜噜叫

喝水太多或脾虚生湿,湿气混杂食物在肠道里阻滞不顺,听到水声、是气湿、食物在流动互相挤压。

2、肚子胀

脾虚胃弱,运化差,影响肠动力食物推动无力,没有节律食物吃进去就堵着,消化慢到饭点了。

3、小肚子大

脾主肌肉,可以调控身体肌,肉分布和瘦匀,脾堵后,分不清废浊和营养,一股脑接收堆在腰间小腹、大腿上。

4、想打隔

胃、肠以通降,下部有堵塞食物不降堵在胃里,感觉肚脐上一圈儿热热涨涨的,总想打嗝

5、经常清嗓子

喉咙不舒服经常想清嗓子,胃里积食没有全部消化,产生腐气沿着食道往上夹杂湿气等滞留在嗓子眼,总感觉嗓子不利索有东西、还会有口臭!

6、揉小腿有阻滞、痛点

小腿外侧为胃经,内侧为脾经,顺着膝盖内外侧往下捋,沿路有痛的点酸、麻的感觉就是脾胃经堵了


正如中医所言:“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这意味着,只有每个季节都照顾好脾胃,才能确保其他脏腑的健康。

要想让脾胃畅通无阻,坚持以下6个小习惯至关重要


1、十指抓地

十个脚趾用力抓地、再放开,做30~60次,足大趾、足二趾上连接脾胃经双脚用力抓地,能够促进胃经的气血流通有健胃生津的效果。




2、揉腹

肚子硬邦邦,腹部的经络也会堵的用手掌对肚脐的周围部位,进行先顺后逆时针的按搡50圈,提升肠胃蠕动,促消化排便,还可以促进腹部脂肪的燃烧



3、多拍屁股

久坐不动,臀部总是凉凉的,是气血堵滞,中焦也会跟着堵,长小肚子,多拍拍屁股,拍散瘀滞,推动循环


4、盘腿托举


双手上提时吸气,往上拖呼气,闭气保持10秒,重复6~10次,可以调节呼吸理顺身体的气、血,让脾胃气机更好的升降流通。


5、多泡脚

脾主运化,每天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代谢,加快营养物质,运输到各个身体部位,有条件的可以放入一个草本泡脚包。


6、少吃饭

脾胃不好的人适当饿一饿,能少吃就少吃,能不吃就不吃,少吃一点,给脾胃减轻负担,按时吃饭,每顿七八分饱,不饥一顿饱一顿脾胃才能好


备案号:浙ICP备2023037554号